的確,碳交易是未來極為重要的發展,甚至這幾年已經開始成形,可惜我們的相關當局...
另外,那個「1號店」好像蠻有趣的,有空來查查它和目前現有的差異好了XD
低碳服務經濟
文/楊仁達
根據南非環境觀光部與挪威大使館合作進行的研究預估,甫落幕的南非世足賽產生了2,753,251噸的二氧化碳,足足是前一屆世界盃的六倍,這相當於一百萬輛車輛一整年的排氣量。越來越嚴重的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氣候異常與全球暖化現象,已經成為人類在科技文明發展下所必須面對的最大挑戰,也使得零碳、低碳概念在近年成為全球最受矚目的關注焦點之一。「低碳」固然是人類對地球環境的一種尊重,盡可能的要求自己和企業經濟活動能減緩碳的排放量,但若能也能從這個變局中,創出新局,得兼企業另一種創新低碳服務和技術的發展,就是我試著想描繪的「低碳服務經濟」。
包含我國在內,全世界已有超過六十個以上的國家地區正在研擬建立碳標籤,希望透過國家的認證機制與企業的配合,讓消費者選擇對環境衝擊最小的商品。除了政府之外,來自民間的具體行動—碳揭露計畫,同樣值得觀察。「碳揭露計畫」由全球315個重量級法人投資機構共同發起,要求全球4,500家以上大型企業公開其溫室氣體排放量,提出未來減碳目標與計畫。不論碳標籤或碳揭露都需要經過碳盤查服務,預估2013年全球碳相關服務市場將高達6,000億美元,碳盤查服務不論在產品面、服務面或企業組織面,都是商機無窮。
而碳交易是更進一步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所採用的市場機制,全球碳交易已經達到每年千億美元的規模,目前在英國、美國和中國都設有交易所,台灣也可望在近年建立碳交易平台。碳交易仰賴完整的碳資訊,一旦此交易平台建立,國內碳揭露、碳盤查等相關服務將迅速增長。
另一種低碳服務模式是將傳統的服務模式以低碳的思維加以改造,運用ICT技術乃其手段之一,其中,電子商務就是一種低碳服務經濟的代表形式。中國大陸有家「1號店」將大型超市網路化,完全省去了實體超市所消耗的能資源。按著人口比例建立的物流中心,以及與供應商建立的聯合配送體系,減少配送環節、配送公里數,來實現低碳環保。「1號店」正以每月超過20%的速度增長,銷售額第一年增長了27倍,第二年增長了16倍。除了節能減碳效益之外,所帶來的商機更加可觀。
未來結合ICT技術與低碳服務,將有許多發展機會:如智慧城市規劃,改善城市設計及能源使用效率;智慧建築與智慧電網,使用智慧電表、感應或能源管理技術,進行自動化控制,提高建築物能源運用效率;智慧交通系統,提升交通運輸的的安全及效率;虛擬化IT服務(電子商務、遠距健康照護、數位學習等),取代實體服務,減少交通所產生的碳排量;無紙化服務(電子書、電子紙、行動廣告等),減少樹木砍伐,讓森林發揮光合作用以達減碳效果;又如大型冷凍空調系統結合ICT技術,能夠依據室外溫度、濕度、室內二氧化碳濃度、熱源分布及主機運轉特性,計算並推薦最佳運轉策略,在環境舒適與節能減碳中找到平衡點。
低碳服務不僅僅是減緩溫室效應、能源損耗與全球暖化等問題的最佳途徑,也是企業實現社會責任、提升品牌形象的方法,結合ICT之後,低碳服務,更將成為一門商機無窮的獨門好生意。
留言列表